- 嫩
-
nènㄋㄣˋ〔《廣韻》奴困切, 去慁, 泥。 〕1.指物初生時的柔弱狀態。南朝 梁 江淹 《麗色賦》: “若夫紅華舒春, 黃鳥飛時, 紺蕙初嫩, 赬蘭始滋。”唐 杜甫 《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》詩: “紅入桃花嫩, 青歸柳葉新。”宋 蘇軾 《和子由除日見寄》: “寒梅與凍杏, 嫩萼初似麥。”朱自清 《春》: “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, 嫩嫩的, 綠綠的。”2.形容柔和, 柔軟。唐 薛能 《楊柳枝》詞之十九: “狂似纖腰嫩勝綿, 自多情態竟誰憐?” 宋 劉過 《賀新郎‧春思》詞: “風力嫩, 異香軟。 佳人無意拈針線。”老舍 《二馬》第二段十一: “‘ 溫都太太 , 瞧!’ 馬老先生 把小茶壺舉起多高, 滿臉堆着笑, 說話的聲音也嫩了許多, 好像頗有返老還童的希望。”3.指事物尚處在開始或輕微的狀態。唐 白居易 《秋涼閑臥》詩: “殘暑晝猶長, 早涼秋尚嫩。”宋 楊萬里 《春暖郡圃放策》詩之三: “春禽處處講新聲, 細草欣欣賀嫩晴。”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四: “羽衣輕, 羅襪薄, 春寒猶嫩。”4.指年幼。元 關漢卿 《金線池》第一摺: “我如今不老也非嫩, 年紀小呵須是有氣分, 年紀老無人問。”參見“ <<嫩寒>> ”。5.形容顏色新鮮淺淡。唐 段成式 《折楊柳》詩之一: “枝枝交影鎖長門, 嫩色曾霑雨露恩。 鳳輦不來春欲盡, 空留鶯語到黃昏。”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四本第一摺: “春羅原瑩白, 早見紅香點嫩色。”6.謂不老練。南朝 梁 鍾嶸 《詩品》卷下: “ 安道 詩雖嫩弱, 有清上之句。”宋 郭若虛 《圖畫見聞志》卷四: “﹝ 梁忠信 ﹞工畫山水, 體近 高克明 , 而筆墨差嫩。”柳青 《銅墻鐵壁》第三章: “ 石得富 是個好同志, 領導糧站還嫩些, 石永功 合適。”7.指水沸或食物烹調的時間短。宋 梅堯臣 《嘗茶和公儀》: “湯嫩水輕花不散, 口甘神爽味偏長。”《紅樓夢》第六一回: “ 司棋 姐姐說, 要碗雞蛋, 燉的嫩嫩的。”8.喻不堅牢。 參見“ <<嫩約>> ”。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